走进遵化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遵化 > 古今名人

千年遵化 礼仪人物—卞明

发布时间: 2023-11-10 14:28:35

编者按:

 “遵循孔孟之道,教化黎民百姓”,遵化由此得名。作为联合国命名的千年古县,遵化历史上涌现出了众多“崇德尚礼、明德惟馨”的先贤。他们行止有礼、言谈有仪,尽显礼仪魅力,为我们知礼、懂礼、践礼、行礼树立了榜样和标杆。

为积极响应市委加快建设“礼仪遵化”的号召,按照市委部署,市政协对遵化千年以来的礼仪人物进行重点挖掘整理,编写了《礼仪遵化——千年遵化礼仪人物》一书。从今天起,小葵花将推出“礼仪遵化人物故事”专栏,对书中收录的我市千年以来礼仪人物故事逐一进行展播,学习和弘扬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范,引导全市人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积极投身“法治遵化、礼仪遵化、大美遵化、崛起遵化”建设。


今天和大家分享《孝养族婶行仁义 周济兄长抚遗孤——卞明》。


卞明,清嘉庆、道光年间遵化城西纪各庄村(今堡子店镇纪各庄村)人。好义气,能顾全大局,乐善好施予,以忠厚传家。


孝养族婶行仁义 周济兄长抚遗孤

遵化城西纪各庄,自古山清水秀 , 人杰地灵,卞氏家族几代人生活在这里,虽非豪门大户,但也算是殷实小康。清乾隆年间,卞氏家族在卞明的打理下日趋繁荣昌盛。一提到卞氏,当地老百姓们谈论最多的,并不是其家产多么富有,而是卞明仁义孝悌,对一大家子人护佑周全,勉励后辈学有所成,效忠家国,宽厚待人,乐善好施,其义举为世人传颂,成为后辈人学习的楷模。

孝养族婶行仁义

噼里啪啦的爆竹声,连绵不断,空气中弥漫着幽微的烟火香,真是年味儿十足啊。这几年风调雨顺,卞家也是喜获丰收。这不,账房照例准备着一份份的年礼。
自从卞明接管了家业,每年年关都会为族中每户人家准备一份年礼,寓意吉祥和乐。年年如此,成了规矩,今年更不例外,且礼品更丰厚了。管家来报,说族中的一个分支,按辈分还得叫声叔叔,去年去世了,家中无子嗣,只剩下一位婶婶,这年礼可否省略?卞明放下茶杯,仔细的思索了一会儿,对这位族中叔叔还是没有多少印象。随即,他站起身来对管家说:“你且带我到家中去探望一下!”
一行人来到了村东头叔叔家,一看宅院并不大,门虚掩着,轻轻推开门往里走,不见一个人影,呼人没人应声,院子里零落萧条,似乎好像很长时间没人打扫过。
伴随着一阵紧促的咳嗽声,一位50多岁的老妇人,虚弱地走进厅堂:“是谁呀!”卞明见状忙上前搀扶,“可是婶婶?为何只你一人?身旁没人照料着吗?”
“唉,多谢贤侄记挂,自从你叔叔去世,我们膝下无儿无女,家中没了依靠,日渐衰落,入不敷出,仆人也各自散去了,现如今我的身体大不如前,想是时日不多了吧?”说罢,又是一阵咳嗽。
看着满头白发,身体孱弱,无依无靠的老人,卞明当即做了个决定,将族婶接至家中,悉心赡养。回到家中,卞明将族婶安置在安静的别院,特意请来郎中为婶婶看病,亲自侍奉汤药,早晚都来问候,一日不落,如同侍奉自己的亲生父母。
渐渐地族婶的身体硬朗起来,脸上映出了久违的笑容,她逢人便夸赞:卞明忠厚仁义,对待自己如其父母,悉心照料,早晚问安从未间断,自己真是老来得福啦!
就这样,卞明迎养族婶、悉心照顾的孝行传遍了整个乡里,大家交口称赞,甚至有很多百姓将卞明的仁义孝敬的故事讲给小孩子听,让孩子们向其学习,行仁义尽孝道。

周济兄长抚遗孤

一天,卞明乘坐马车出去办事,马车刚进入繁华的东街,就见前方乱作一团,很多人围在一起,指指点点。
有人喊道:“给我打,往死里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对,不还钱就拿命来。”
“诶呀,这卞通,太不争气,整天吃喝嫖赌,不但家产败光,媳妇都改嫁啦……”
杂乱的拳打脚踢中传出微弱的救命声。
卞明听到人们议论的是卞通。
卞通是卞明的同族兄长,仗着家里有些钱财,不学无术,整日里混迹赌场和妓院,吃喝嫖赌,逍遥快活,荡尽家财,嫂子不堪忍受,求得一纸休书改嫁他人……如今竟落得人人喊打,如此狼狈。
卞明赶快停下马车,拨开围观的人群,搀扶起自己的兄长。
打手们一看是卞明,抱拳到:“卞先生,卞通他昨日来赌场,不但输光所有的银子,还欠了五十两,主家吩咐不还钱就照死里打……”
卞明听后连忙替卞通还了赌债,带他回到府中。
看着遍体鳞伤的兄长,卞明试探地说道:“兄长可曾想过,整日吃喝嫖赌,庸碌度日,既害了自己也会害了家人!”
卞通低头好长时间:“兄弟啊,为兄也想改过自新,可我不是读书的料,只能去渡口搬货,挣点小钱,手又痒痒啦,赌上几把来的钱可是我扛货的好几倍呢……哪知道这次手气这么背,唉!哎呦,好疼……”
卞明深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想改过,并非一朝一夕。于是问道:“兄长果真想改吗?是踏实过活,还是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卞通忙道:“我也想踏实安分地过日子,可是……”
卞明鼓励道:“兄长,既然想好,就要克服恶习,坚定向善。”
此后,隔三差五卞明就来找卞通,婉言规劝,不厌其烦。时而与其喝茶下棋,饮酒畅谈,时而将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介绍与卞通相识,他们在一起畅谈人生。潜移默化下,卞通变得通达开化,并有了自己的人生规划。
这一天,酒过三巡卞通拉住卞明,眼含热泪:“兄弟呀,多谢这些时日来对为兄的照顾,你想方设法,帮我走出困境,改掉恶习,使我明白,要想过上好日子,只能靠自己双手打拼,好吃懒做,终是害人害己!”
从此卞通改邪归正,生活虽然清贫,但本分做事,踏实做人。
八年后,卞通亡故,卞明更是亲自料理其后事,出资厚葬。
卞通无子,死后留下了三个待字闺中的女儿。卞明将这三个侄女接至自己家中,视如己出,爱护有加。他给每一个侄女都准备了丰厚的嫁妆,挑选好的人家,亲闺女一样,让她们风风光光地嫁人。
卞明临终前,他将儿子、侄子们一并叫到床前,将“忠厚传家久,仁爱孝悌长” 的家训传给他们,一再嘱咐:“做人拥有忠实厚道的品德,家族才能经久不衰,繁荣昌盛;待人要仁爱父母敬爱兄长,走的路才能更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