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遵循孔孟之道,教化黎民百姓”,遵化由此得名。作为联合国命名的千年古县,遵化历史上涌现出了众多“崇德尚礼、明德惟馨”的先贤。他们行止有礼、言谈有仪,尽显礼仪魅力,为我们知礼、懂礼、践礼、行礼树立了榜样和标杆。 为积极响应市委加快建设“礼仪遵化”的号召,按照市委部署,市政协对遵化千年以来的礼仪人物进行重点挖掘整理,编写了《礼仪遵化——千年遵化礼仪人物》一书。从今天起,小葵花将推出“礼仪遵化人物故事”专栏,对书中收录的我市千年以来礼仪人物故事逐一进行展播,学习和弘扬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范,引导全市人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积极投身“法治遵化、礼仪遵化、大美遵化、崛起遵化”建设。 今天和大家分享《设义塾多行善举 得福报喜见曾孙——徐占奎》。
遵化县城东南约30公里处有块千年宝地,背靠北大岭,以雄山为左护,大城山为右护,面对大口子东山,也就是官帽子山,南山峪子山尖为近案,南山为远案,西水头长年流水,清澈透明,河岸两侧遍是松柏,竟形成了回龙顾祖之地形。此地背风向水,树木葱茏,百草丰茂,孕育无限生机;万山灵秀,层次分明,相互拱卫,互相映衬,形成绝佳的风水。此处有一村落人称马家峪,马家峪民风淳朴,极重孝义。
马家峪村,当然马家是第一望族,但当地人却对一个名叫徐占奎的善行福报心口相传,流传至今。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徐占奎出生在灵山秀水之间,秉承了山的忠厚,渐染了水的良善,打小就极为孝顺。
6岁那年,母亲上山劳作,感染风寒,卧床休息,嘱咐小占奎自己在院子里玩耍,不要跑远。小占奎自小听话,虽然玩心还重,却也不时的跑进屋来,给母亲端药倒水,很是乖巧。时近午时,母亲昏沉中想起还要给一家人做饭,就挣扎着想起身,但病体沉重,实在是起不来炕,只能半侧半坐,满头虚汗,气喘吁吁。小占奎听到屋里的动静,一溜烟儿跑进屋来,瞪着黑亮的眼睛,奶声奶气地说道:“母亲大人,您想干啥?我来帮您干。”
母亲轻轻抬起手,怜爱地摸摸他的小脑袋:“你该饿了吧,妈妈起来给你做午饭。”
“母亲您就躺着休息吧,让我来伺候您老人家。”小占奎挺直小腰板,小大人一样地说道。
“你还小,母亲还指望不上呢!”
“您就放心吧,您的儿子已经长大了。”说完就转身跑到堂屋去了。
母亲又试探了几次,终归还是未能起身,又不放心,只能向屋外说道,“占奎,你小心点!”
“母亲,您就放心吧!先前您做饭时我就在边上看,早就学会了!”小占奎一边干活,还一边安慰着母亲。
“那你做啥饭呢?”
“原来我有病的时候,您总给我做面汤,说喝完了发发汗就好了,我就给您做手擀面。”
半个时辰过去了,母亲从昏睡中醒来,看见浑身又是面粉又是灶灰的小占奎端来一大碗面汤,汤是汤水是水的,还有一个荷包蛋,不禁转过头去双肩耸动落下泪来。
“母亲,汤做好了,您就快吃吧!”
“好,好,我儿子真是长大了,会孝顺母亲了。”
“母亲,好吃吗?”
“好吃,只要是我儿子做的,就是全天下最好的美味。”
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徐占奎慢慢长大。中国讲究成家立业,成婚之后的他更是日夜操劳,挣下了偌大的一个家业,成了远近闻名的能人。
《徐占奎传》——《遵化县志料·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