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遵化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遵化 > 古今名人

千年遵化 礼仪人物——王福田

发布时间: 2023-12-04 08:43:46

编者按:

 “遵循孔孟之道,教化黎民百姓”,遵化由此得名。作为联合国命名的千年古县,遵化历史上涌现出了众多“崇德尚礼、明德惟馨”的先贤。他们行止有礼、言谈有仪,尽显礼仪魅力,为我们知礼、懂礼、践礼、行礼树立了榜样和标杆。

为积极响应市委加快建设“礼仪遵化”的号召,按照市委部署,市政协对遵化千年以来的礼仪人物进行重点挖掘整理,编写了《礼仪遵化——千年遵化礼仪人物》一书。从今天起,小葵花将推出“礼仪遵化人物故事”专栏,对书中收录的我市千年以来礼仪人物故事逐一进行展播,学习和弘扬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范,引导全市人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积极投身“法治遵化、礼仪遵化、大美遵化、崛起遵化”建设。

今天和大家分享《积德累功人立志 行善有为道天成——徐步朝》。


王福田,字雨亭,清末民初遵化西十里铺村(今西留村镇西十里铺村)人。性格慷慨豪爽,见义勇为。其急公好义之举,为乡人称赞,县长谢相森并赠匾额。



利人便己愚公路 解暑歇足万人茶

王福田以性情豪爽,扶危济困,为人所称。县里西关大街初时平坦宽阔,年久失修大雨冲刷成深浅不一的沟壑,每到夏秋时节,污泥满道,臭水横流,人们由此经过,无不蹙眉掩鼻做深恶痛绝状。王福田于农闲之际雇些农夫,出车运土,运石,先自投资毫不计较,最终把坎坷泥泞的路修整好,大道的两旁栽植杨柳以固路基,此路一直向西通到西十里铺。王福田这一义举获得乡人称赞,县长十分感动,对他这种“急公好义”的行为大为称赞,并赠送匾额来劝导世人。
王福田得了匾额,乡人也多加称赞,但总有人看不惯,三五人聚在一起闲聊,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王福田就是个傻子,一块破匾有什么好的?”久而久之,王福田被冠上了“冤大头”的称号。亲朋告诉王福田后,王福田也不恼,挠挠头笑了笑说:“我不干也会有别人干,我要是晚一步还当不上这冤大头了哩。”王福田的话传开之后,乡里人啧啧称奇,说王福田人好,但是个怪人。
道修好后,车马畅行,进出镇里的人变多了,还多了不少外乡人。一年夏天,烈日当头,酷暑难耐,这一天,王福田在路上走着,发现一名外乡人大汗淋漓,脚步虚浮,忽地就倒了下去,王福田见状急忙上前,把人拖到阴凉处,向别的人家讨了碗水,喂那外乡人喝了下去,不停地给他扇风,好一会那人才缓了过来,连忙向王福田道谢,王福田却面色凝重,到家依旧心事重重,盯着那匾额看了半天。
次日早,王福田叫妻子煮了一大壶凉茶,叫上儿子抬一张方桌,拿几个瓷碗和板凳出了门,从此镇口的柳树下多了一个小茶摊。除了春耕秋收农忙,一到夏天,王福田在此给人们提供凉茶,时不时还拿出两个西瓜;冬天他在此摆热茶,有人饿了还可以煨两个地瓜,小茶摊成了小镇独特的风景。
茶摊支起时众人反应各不相同。
王福田的朋友来到茶摊,语重心长地说:“雨亭啊,整这些干什么,费心又费力,你忘了‘冤大头’的名号了?”王福田笑着摆了摆手,说:“积德行善嘛,不寒碜!”朋友摇着头,无奈地走了。
乡里几个闲人来到茶摊,打趣道:“福田大哥,你这日子越来越好了,又修路又送茶,财大气粗呀!”王福田说:“哪儿呀,尽己所能罢了!”闲人诧异地走了。
解暑、解渴的行人在茶摊感谢道:“多亏了您这一碗茶,您可真是个大善人!”王福田笑着说:“大家都不容易,一碗茶而已。”行人高兴地走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论炎夏还是寒冬,这茶摊始终支着,总能看到有人在那里忙乎着。满头大汗的过路人将大碗凉茶一饮而下,几个熟人吃着西瓜谈天说地,乡里老人手捧一杯热茶说着家长里短,小孩呼哧呼哧地吃着地瓜,这是小镇绝美的风景。小茶摊彻底融入了小镇,点亮了小镇,大家也离不开它了,谁没在这儿吃过一碗茶呢?
……
“呦,福田大哥,过来喝碗茶吧!”一个小伙儿招呼道,王福田走近,笑着说:“你小子可以,财大气粗呀。”小伙儿的脸顿时红了,局促地说:“福田大哥,你别埋汰我了,我这不是学你,行善积德嘛。”王福田满意地一笑,摊上其他人也会心一笑。
王福田踱步到家,见县长正在家中等他,两人见面,相互寒暄了一番,县长指着那块匾额,笑着对王福田说:“雨亭啊,这块匾额可真没送错人呀,你修路已经给县里做了很大贡献了,现在又自费开茶摊帮助过路人,还带动了很多人行善举,做善事,有你是我们县的福气,你这种急公好义的行为太值得大家伙儿学习了。”
王福田说:“不至于,我只不过是随手帮别人一把罢了,我不做也会有人做的!”
县长说:“这可不是随意就能做到的,且不说修路花费资金无人愿出,就说这茶摊,这么些年,寒暑两季一直不断,这份毅力又有几个人有?”
王福田说:“我修路不只为乡亲们,也为了方便我自己,但这茶摊可不是我的喽,您没发现吗,现在茶摊可是大家的共同财产,今天我来,明天他去,大家可都有一份呢。”
县长说:“可是我还记着你那个‘冤大头’的称号呢,怎么,还有人抢着当?”
王福田说:“县长呀,公道自在人心,时间会证明一切,修路这件事在大家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他们知道有我这样的‘冤大头’。我有时会让人替我看茶摊,就是让别人也感受一下。我发现,人们只要试过一次就停不下来了!”
县长说:“这么说,你们全镇都是‘傻子’呗!”
王福田说:“那当然,县长您要不要也当这乐在其中的‘冤大头’呢?”
县长和王福田对视愣了一下,然后哈哈大笑。
“施舍不倦,求善不厌”。茶摊不只是王福田的茶摊,而是全镇人的茶摊,积德行善,乐善好施也成为大家共同的行为准则;见义勇为,宽容待人的风尚也在这座小镇蔚然成风,因为这座小镇里有一群“冤大头”!


22.jpg

《王福田传》——《遵化县志料·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