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遵循孔孟之道,教化黎民百姓”,遵化由此得名。作为联合国命名的千年古县,遵化历史上涌现出了众多“崇德尚礼、明德惟馨”的先贤。他们行止有礼、言谈有仪,尽显礼仪魅力,为我们知礼、懂礼、践礼、行礼树立了榜样和标杆。
为积极响应市委加快建设“礼仪遵化”的号召,按照市委部署,市政协对遵化千年以来的礼仪人物进行重点挖掘整理,编写了《礼仪遵化——千年遵化礼仪人物》一书。从今天起,小葵花将推出“礼仪遵化人物故事”专栏,对书中收录的我市千年以来礼仪人物故事逐一进行展播,学习和弘扬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范,引导全市人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积极投身“法治遵化、礼仪遵化、大美遵化、崛起遵化”建设。
宋之弼,字介石,清代遵化人,好学不慕荣利,廉介礼让,以读书孝养父母为乐,卒年八十二。
怀瑜握瑾心胸广 礼让行谦天地宽
让田抚妻
孩子娘回头白了一眼宋之弼:“你有理,我说不过你,孩子们饿了,放开手啊,我去做饭!”
宋之弼开心的笑了,俩孩子也跟着嘴角上扬,咧开了粉嫩嫩的小嘴巴。
“孩儿们饿了?爹也饿喽。孩儿他娘,快把你的包裹收拾回去,饭,我去做!”
屋子里响起宋之弼淘米洗菜的做饭声,偶尔还加上几句孩子娘的嗔怪抱怨,孩子们很享受爹娘发出来的这些声音,嘬起小嘴唇儿,兄弟俩哼哼起了欢快的儿歌小调儿。
宋之弼将家里丰厚田产留给寡嫂弱弟的事儿被村人们传为佳话,人人见他都会向他竖起大拇指。更有尚书文贞白爱慕他的才德,写书信来邀他全家迁去北平,并花千两白银为其置买田园宅邸。但宋之弼说:“我家房屋虽低洼狭小,但往来亲友谈笑自如,承欢儿女健康可爱,奉父母双亲更是呼唤即可到达,千金的宅邸我不羡慕!”
老友劝说他:“有福之人生在各州府县,无福之人生在郊野荒山,北平啊,皇帝都把家选在那儿呢,介石兄为何就不为所动呢?”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鸿鹄燕雀各自安好,何必都去等远离家亲了再感叹思念呢。更何况交友亦有道,毕竟谁家钱财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怎能平白受人恩惠!”
宋之弼说话直来直去,特别是对眼前老友,但他把话说完才注意到对方脸色有变,眼神也躲闪起来。心生疑惑了想追问对方,对方却已起身告辞。两人分手后宋之弼在回家的路上越想越不对劲儿,就连耳边的风声似乎也变成了呜咽之调,“不对,不对不对,他怕是有啥难言之事没提。”转身提步就跑,等他再把老友追到时早已是脸红脖赤,气喘吁吁了。
果然不出宋之弼所料,已经跟他借过钱且还未还上的老友难关未过却又青黄不接了,本来是想厚着脸皮再来向宋之弼求助,但只闲聊了几句后终未拉下脸皮来。宋之弼听后再次倾囊相助,回家时他觉得自己身轻如燕,心情欢快的像个孩子。
仁义立念胸膛阔,礼让为信肚腹宽。宋之弼对家人有爱,对朋友有道,乡亲们都对他敬重如山,朋友们更是不论大小事都愿与他商议。晚年的他喜欢恬淡生活,敬慕白居易的故事,邀八位年高者为怡老会,粗茶淡饭,快乐惬意,寿终八十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