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长城非好汉
烽火台上论英雄
遵化境内
长城绵延燕山余脉138华里
始建于燕秦,经明朝修葺
共有9个关口
246座敌台
每个关口
都有一段传奇
每段长城
都有自己的故事
今天
带你采撷
遵化“长城关”的壮丽光影!
洪山口关
马蹄峪关
罗文峪关
罗文峪关,位于遵化城正北10公里,是蓟镇长城中的重要关隘。相传隋朝在这里初建关寨时,曾由一位叫罗文的武将镇守,因此得名罗文峪关。关口地势险要,堪称遵化城北大门。1933年长城抗战爆发,国民革命军29军在罗文峪长城,浴血奋战,英勇杀敌,谱写了一曲壮美的英雄赞歌。从此,《大刀进行曲》响彻全国。登高望远,在这里感受“一步越千年”,迎面吹过的瑟瑟寒风中,仿佛带有岁月的味道。
沙坡峪关
沙坡峪关,位于遵化城西北11.1公里,建于明洪武年间,在坐北向南的阳坡上。因村庄东西北三面靠山,初取名三坡峪,又因村南为白沙土质,后称沙坡峪。在冬日的阳光照射下,一步一步爬上长城,金色暖阳洒满群山,仿佛为万物渡上一层金光,心情瞬间开阔。
冷嘴头关
冷嘴头关,位于遵化城西偏北14.6公里。因其地形像人的口一样,而且气温较低而名。明永乐年间建,此关建筑独特,是长城内之城堡连通关城,闻名遐迩的城中城即此。初春的长城虽然气温还有些低,但是却比以往季节多了几分清冷和畅快。深呼吸一下,氧气十足、身心顺畅,一股说不上来的满足感贯穿全身。
大安口关
大安口关,位于遵化城西北18.8公里,关名是古人根据诸葛亮“马前课”卦中的“大安”而命名,建于明洪武年间。大安口关是通往兴隆、承德的要道,地势险要。城南1000米一片平川,人们称之为“教厂”,是练兵之地。城南5公里是“大安口营”(西下营),日军侵华时,这里是敌据点,现城垣尚留残壁。
鲶鱼关
鲇鱼关,位于遵化城西北20公里,因该城垣南面有块黑色巨石,看上去恰似一条卧着的大鲇鱼,故此得名。边墙多为石砌虎皮墙,保存较完整,是当年的重要关隘,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年的关口已被淹在上关湖底,而绵延到关口的长城则成为国内少有的“水下长城”。至今,这段长城周边仍留有当年修葺长城时的采石场遗址、戚继光晾晒铠甲的八角石亭遗址等。到此段长城游玩,最大的特点是可以观赏遵化境内唯一的“蛟龙入海”和“鲶鱼守关”的壮丽景观。
马兰关
宽佃峪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