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遵化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遵化 > 文体教育

大型原创话剧《沙石峪》即将上演!

发布时间: 2021-09-10 09:15:25

好消息!!!
大型原创话剧《沙石峪》
即将问世,敬请期待!

沙石峪,山连山,当代愚公换新天……”纪录片《沙石峪》的主题插曲传唱至今。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遵化市沙石峪村人民面对“土如珍珠水如油,满山遍野大石头”的恶劣农业生产条件,在党支部书记张贵顺的带领下,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战天斗地,改造自然,创造了“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人间奇迹。周恩来总理曾两次来沙石峪视察,称赞沙石峪人是“当代活愚公”和“中国北方农业的一面旗帜”。

如今
历经两年的努力
大型原创话剧《沙石峪》第九版剧本已定稿
进入最后排练环节
即将在舞台上再现沙石峪“当代愚公”创业史

大型原创话剧《沙石峪》由中共遵化市委、市政府,遵化市龙凤地产投资有限公司,唐山冠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陕西人民艺术剧院有限公司联合出品,遵化市委宣传部总体指导协调,以沙石峪村老书记张贵顺带领村民担土造田开山平地的真实故事为素材,紧紧围绕沙石峪第一代建设者的人生经历,凸显沙石峪人艰苦奋斗的拼搏历程以及在劳作苦斗过程中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的人生况味,真切再现沙石峪人质朴坚韧的当代愚公的风骨与情怀。反映中国农民从求温饱、到谋幸福,直至树立生态观念的成长历程。

话剧《沙石峪》由屡创佳作的优秀编剧洪靖惠担任编剧,陕西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国家一级导演李宣担任总导演,陕西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李俊强担任执行导演,遵化市委宣传部负责总体协调,由话剧《平凡的世界》原班演员阵容倾力打造,荟萃陕西人艺大批优秀创作人才,将呈现给观众一部精品力作。

编剧 洪靖惠

编剧作品:电视剧《亲爱的翻译官》(2016全国收视第一剧王)、《我是杜拉拉》、《我娶了莎士比亚》、《不负青春不负你》、《家有外星人》、《别了巴塞罗那》、《新都市人》当代现实主义题材主旋律电视剧《人生-路遥》(根据路遥同名小说改编)网剧《颤抖吧,阿部》话剧《人面桃花》、《大哥》、《浮沉》、《兄弟》。

总导演 李宣

国家一级导演、2020年度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中国话剧协会西北大区轮值主席、陕西演艺联盟执行理事长、陕西省戏剧家协会理事、陕西喜剧美学研究会副会长、陕西人民艺术剧院有限公司院长、陕西省“四个一批”人才。

导演 李俊强

第八届国际戏剧学院奖最佳主角奖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秧歌剧表演人才培养”特聘专家第六届陕西省艺术节演出话剧《信天游》“文华优秀表演奖”导演舞台剧《琵琶行》《岁月韶华》(歌剧)《融水谣》(音乐剧)《雕虫沧桑》《妥瑞氏导师》《箭指苍穹》《冯从吾》《岁月有痕》《儿童村》《江隆基》《赤面獠牙》《错位》《健先生》《酒曲人生》(音乐剧)等近二十部。

2019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宣部将沙石峪陈列馆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讲好沙石峪故事,真实再现沙石峪人“当代活愚公”的形象,遵化市委宣传部深度参与推进完善话剧《沙石峪》剧本落地工作,组织召开多层面的剧本研讨会,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致力于与陕西省人民艺术剧院演职人员一道讲好沙石峪故事,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陕西人艺主创团队历时两年开展筹备工作,编剧洪靖惠在前期创作过程中八易其稿,总导演李宣带领主创团队和演职人员多次前往沙石峪开展实地采风和体验活动,系统全面了解沙石峪几代人担土造田的感人事迹,观看当年纪录片、与当地干部群众进行座谈交流、感受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后期提炼加工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老书记张贵顺带领的沙石峪人是中国农民中最普通的一员,但是他们却干出了惊天动地的业绩,他们靠的是信仰、责任、担当和奉献。陕西人艺《沙石峪》剧组在创作排练中积极接受信仰的锤炼,思想的历练,以沙石峪所体现的精神去创作演绎《沙石峪》,更好的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在全面脱贫、全民小康的今天,沙石峪“当代活愚公”的形象依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张贵顺带领乡亲们艰苦奋斗,改变了沙石峪山多田少的历史,他们把艰苦奋斗植入到沙石峪一代又一代的基因里,当代一个个沙石峪人也成了“新时代的活愚公”,为沙石峪这座美丽的小山村跨越发展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

把沙石峪“当代愚公”创业史通过舞台艺术展现是遵化人一直以来的夙愿,讲好沙石峪故事于遵化人而言,是一种责任,是一次关于“当代愚公”创业史的补课,也是一次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重温。沙石峪村是“中国北方农业的一面旗帜”,沙石峪人也是千千万万艰苦奋斗的中国人的缩影。如今,这面旗帜仍在遵化大地飘扬,我们是记录者,也是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