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用遵化 > 信用动态

【防疫一线党旗红】遵化这村手绘“地图”,助力疫情防控!

发布时间: 2021-01-25 09:57:21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遵化市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站在最前列、冲在最前方,一面面党旗在防疫一线高高飘扬。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市委组织部将对表现突出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进行报道,激励斗志,鼓舞干劲,为疫情防控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二院东侧这里有28户,北数第1排是岳中永、任志军、岳洪英家,咱们先去这三家……”日前,遵化市遵化镇和平村的志愿者指着一张手绘地图的位置,挨家挨户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摸排等工作。

这张被该村防疫工作人员津津乐道的手绘地图“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沿街商铺、住户姓名、街道名称等信息标注详细、一应俱全。原来,和平村地处遵化市老城区,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人口众多、住户分散,位置涵盖该市开元、老一中、城隍庙路、市政府等多个区域,而且农非混居,胡同七拐八拐,摸排难度大,人员管控难。针对这一情况,村两委创新思路和方法,决定根据住户所在位置分成2片,组织村内的党员、群众和返乡大学生成立志愿者队伍,逐片绘制“住户分布地图”,施行“挂图作战”。

面对数九寒天,走街串户绘制分布图的难题,该村李凤云、李春玲、李迎春、陈飞等4名志愿者主动请缨,凭借一支笔,逐户核实,将实际住户、出租房、闲置房逐一登记,仅用5天时间手绘出了2个片区的“住户分布地图”。“通过‘地图’,哪里任务重,哪里该多安排人手,一清二楚,方便咱们排兵布阵,走访调查,确保了排查登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和平村村书记陈成营说。

为了进一步织密织牢防控网络,两委干部及志愿者人手一份“分布图”,采取分头作战、逐个攻坚的战术,进行拉网式排查,将游离在本村安全网之外的人群涵盖进来。经过新一轮的走访调查,兜出外来租户36人,将他们全部纳入疫情管控体系,真正做到了“心中有数”。

摸排完毕后,志愿者合理规划封堵路口,在全村实行闭环式管控,设立疫情卡点,落实“十个一”标准,严格施行全天候值守,测体温、登记、扫码、消毒……为防控疫情筑起了坚固的第一道防线。

年关将至,返遵人员不断增多,疫情防控工作压力不断增强。为及时发现漏洞,村党支部再次组织志愿者对照“分布图”,逐一入户,开展“敲门行动”。行动中,志愿者一家一家的敲门,一户一户的核实,细了解村民居住状况,有无在外求学务工人员,是否打算回家过年等,并登记在册。对于必须回家的学生,了解其是否在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返遵,顺便详细宣讲政策,将返遵人员乘坐何种交通工具、到达本地的准确时间等登记清楚。

“敲门行动”中,劝阻外地务工人员返乡是一大难点。志愿者现场打电话进行耐心沟通,同时,也认真做通家里老人的思想工作。遇到村民不理解或思想放松的情况,志愿者会悄悄做上标记,将一封“致来遵返遵人员的公开信”贴在墙上,隔日再次登门拜访,分析利害,疏导情绪。同时,村党支部进一步夯实工作,对空巢老人进行人文关怀,为他们提供日常生活服务,代买代办,解决家里实际困难,并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亲如子女的关怀,也解除了在外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一系列带着感情的“敲门行动”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村民在表示理解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协助疫情防控工作,自觉加入志愿者队伍。目前,该村的志愿者已有20余人,他们活跃在一线,奉献在一线,为村民筑起了一道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稿件来源:遵化镇、阳光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