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度的日益健全,联合奖惩措施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遵化市逐步形成了“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惩戒格局。与此同时,失信主体信用修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通过重塑企业信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遵化信用修复机制全面发力,助推企业重新驶入发展快车道。
梳理企业名单,规范修复流程。
该市信用办认真对照行政处罚信息修复条件,定期开展数据摸排、核对工作,精准筛选出在“信用中国”“信用河北”“信用唐山”等各级信用网站公示的符合修复条件的行政处罚信息。多次组织有行政处罚权的职能部门以及累计400余家失信企业进行信用修复专题培训,学习信用修复政策背景、失信行为类型及判定标准、信用修复的流程,为规范、有效开展信用修复工作奠定基础。
加强宣传辅导,提供信用服务。
各有关部门通过集中宣讲、电话短信提醒等方式,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按照《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流程指引》,及时进行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同时,根据信用建设工作安排,该市行政审批局综合服务中心设立了线下信用修复窗口,常态化开展信用修复工作,免费为企业提供信用修复咨询、流程指导。
强化考核引导,建立长效机制。
该市信用办对各有关部门信用修复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其信用年度考核的重要参考。同时,督导各有关部门要建立行政处罚失信信息修复长效机制,明确专人负责信用修复审核管理工作,实时梳理由本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信息,并在各级信用网站公示已满足信用修复条件的企业情况,引导企业在线信用修复。
经过各部门通力合作,该市信用修复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截至目前,累计办结信用修复800余件,让企业在参与招标投标、争取资金及税收优惠等方面免于失信惩戒,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助力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