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隐患多”的民生痛点,我市以“小切口”撬动“大安全”,通过加装智能充电桩、建设集中充电车棚、推广“一卡通”服务等便民举措,有效解决居民 “飞线”和“入户”充电不便的困扰。
开元豪庭小区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过800辆,电动自行车充电一直是困扰居民的一大难点。今年年初,市住建局联合小区物业,在小区内选取合适点位新建电动车专用车棚并投入使用。居民们只需连接上充电插头,用手机扫一下就可以给电动车充电,而且电充满后充电桩会自动断电,既便捷又安全,一举解决了居民“充电难”的困扰。
开元豪庭小区居民闻立君说:“雨天充电电线裸露在外,总担心漏电起火,现在有了集中充电桩,心里踏实多了。”
除新建电动车专用车棚外,我市还对部分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小区开展电动自行车充电改造工程,既节省成本又方便群众。今年59岁的黄阿姨是依水现代城的老住户,电动自行车是她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入住以来,如何给电动自行车充电一直是她生活的一大难题。
依水现代城小区居民张玉芬说:“以前给电动车充电我都给搬地下室去,每次都累得我一身汗,还提心吊胆地怕着火,现在可不用发愁了。”
依水现代城小区居民王明阳说:“现在充电桩就在楼下,刷一下卡就能用,一度电才几毛钱,安全又划算!”
为确保充电设施更加安全,各小区充电车棚加装了烟感报警、视频监控等智慧化设施,安全防控体系持续完善。到目前,全市累计建成智能充电车棚550余个,12000多个智能充电端口覆盖全市90%以上住宅小区,惠及居民8万余户。
市住建局物业管理中心负责人曹旺说:“我们将加大建设力度,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面,真正解决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我们还将联合消防、应急等部门定期开展充电设施安全检查与维护,筑牢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防线,以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