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线上线下交流平台 促进市场调节就业和劳动者自主择业 通过人社官网、“梦想从这里起航”微信等线上平台和“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线下专场招聘会等多渠道收集、发布招聘求职信息。截至8月6日,共组织招聘会、双向选择交流会30场次,登记招聘单位2059家,提供就业岗位5102个,进行职业指导951人次,登记求职1104人次,达成就业意向750人次。 发挥依托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积极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截至目前,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530人次。 积极推动草根创业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不断加大对“个体创业者和小微企业”的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力度,进一步简化申报手续、降低贷款门槛、提高放贷规模。截至8月6日累计发放个人创业担保贷款83笔,发放金额1128 万元,共带动就业250人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笔,发放金额190万元。 发挥补贴政策效应,支持就业困难人员和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支持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不断提升孵化能力,为初次创业人员提供“三年房屋租金和物业水电费”的零成本创业服务。截至目前,宝昌、金科、大合三家创业孵化基地现入驻创业项目221个(其中:大学生49个,小微企业31个),累计入驻创业项目674个,孵化成功迁出453个,带动就业人数1555人次。为三家创业孵化基地126家商户发放2020下半年房租、物业水电及管理费补贴资金共计860787.96元(其中: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125144元,创业扶持资金中列支735643.96元)。 加大职业培训力度 提高素质促就业 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 保弱势群体就业 政府开发公益性岗位,重点安置贫困家庭劳动力、零就业家庭成员、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就业。截至目前,安置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229人、就业扶贫灵活就业岗位141人。 积极协调上级有关部门,争取更多就业专项资金支持,通过资金补贴鼓励各类用人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组织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参加就业见习。截至目前,我市共拨付中央就业补助直达资金1792.349281万元,其中:青年就业见习补贴566.96万元共涉及421人;公益性岗位社保、岗位补贴1071.959311万元,2020年度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140.9156万元(248人);2020下半年房租、物业水电及管理费补贴资金12.514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