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遵化动态 > 遵化要闻

遵化荣膺“河北省森林城市”称号

发布时间: 2021-01-14 17:55:55

近年来,遵化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聚万众之心强力推进生态遵化建设,建立了12358创森工作推进机制,明确提出了“一个围绕”、“两个目标”“三个结合”,即围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为总览,以绿化遵化大地、美化旅游胜地为目标,与国家文明城市创建、打造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现代化农业产业建设相结合,构建“春有花、夏有绿、秋有色、冬有景”的绿化格局。 

高规格强化组织保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创建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对标33项国家创森指标逐级分解,责任到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确保各项创森任务落地见效。

高水平完善顶层设计,聘请国家顶级规划团队编制出台了《河北省遵化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0~2030 年)》,打造“一核、两脉、三网、三区、多极” 为骨架的城乡一体的近自然森林生态体系,融合森林生态、森林产业、生态文化3大体系建设,努力建设布局完善的城市森林格局,让绿色成为遵化的发展之基、立市之本。 

 

重任在肩勇担当  实干有为出成效

 

遵化始终坚持把国土绿化作为创森的核心任务,大力组织开展了国土绿化三年行动,实施了经济林和生态林建设、荒山绿化、林下增绿、矿山生态修复、企业及周边绿化、森林村庄绿化、城区绿色空间拓展、通道绿化提升等8项重点绿化工程,为创建森林城市打基础、增分值。2018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23.88万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从2018年的7.13降低到目前的6.56,全力保卫京津唐碧水蓝天。

按照“高大厚密彩”标准,总投资1.1亿多元,实施承唐高速、京秦高速二通道、高速清东陵支线绿化工程,建成了绿化面积大、里程长的高标准生态绿色廊道,新的绿色名片已然形成。

厂区见缝插绿、厂外环绕植绿,2018年以来,40多家企业植树近百万株,生产厂区由过去的只见烟囱不见树,正在向草木环厂郁郁葱葱的“花园式工厂”转变。

总投资1.1亿元,打造滨河绿廊14公里,建设滨水公园游园5个,水岸适宜绿化率100%,林水相依、人水和谐的滨水绿带已经成为遵化河流的新名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着力推进生态林、经济林、景观林“三林共建”,努力做到绿色果品、林下经济、种苗花卉、林产品深加工、森林旅游“五业齐抓”,将森林产业打造成促进乡村振兴、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实现森林惠民、生态富民。全市大力发展苗木种植业,目前,苗圃面积已达5.4万亩,各类苗木100多个品种,年产值4亿多元,成为农民增致富的摇钱树。 

2019年,全市干鲜果品总面积达到70.6万亩,果品产量27万吨,建成了以板栗、核桃、苹果梨桃柿等经济果品为主的3大果品产业带,果品产值28.8亿元,全市林业产业年总产值达53.3亿元,一片片森林正成为老百姓的“绿色银行”。

精心培育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全市加工农产品品牌76个,涉农商标480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河北省著名商标27个,地理标志产品3种;有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2家, 省级12家,企业数量和规模位居河北省前列。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按照“城乡一体、整体绿化”思路,深入开展森林村镇建设,建成森林小镇4个,森林村庄47个。打造“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家园。

聚焦城市增绿,采取拆墙透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退硬还绿、裸土复绿等措施,构筑围城绿色屏障,提升城市品质魅力,城市建成区累计绿化覆盖面积1121.52公顷,绿化覆盖率42.62%;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加强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按照高标准、有特色、出亮点要求,全市建设森林生态科普学校2所、森林社区8个、森林单位4个;建设沙石峪生态科普教育基地1个。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大力实施荒山绿化、矿山修复,不仅让荒山、废弃矿山实现美丽蝶变,还破解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共同发展的难题,实现了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的双赢。

大地植绿、心中播绿。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大地披绿”“增绿护绿”行动,积极开展义务植树、创森摄影大赛、主题征文等系列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生态、崇尚绿色的浓厚创森氛围。

全力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圆满完成52个古树群3413株古树的鉴定、勘察和信息采集,古树、名木保护率达100%。

目前,全市林地总面积达到8.84万公顷,林木覆盖率达48.24%。(稿件来源:葵花朵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