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遵化动态 > 遵化要闻

遵化第一名共产党员,是他!

发布时间: 2021-04-08 09:25:07

王麟阁,1890年生,名睿,字麟阁,遵化县纪各庄村人,是遵化第一名共产党员,第一个党支部的创建者。在遵化建党和早期的革命活动中做出一定贡献。

王麟阁幼年时家境优裕。父亲是清末秀才,他寄望儿子将来光耀门楣,在儿子6岁时就让其念私塾。由于王麟阁聪颖好学,考入直隶省立第五中学(遵化一中的前身),1910年他又考入设在滦县的直隶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在那里,由于校方剥夺了学生的选举权以及其他一些政治权力和经济待遇,他和其他学生代表组织了以争取选举权等政治权力为主要内容的学生罢课斗争。不久,他和几位学生代表便被校方开除。1912年初,他回到省立五中继续上学,到年底毕业。之后在一些学校教书。1924年出任遵化教育局督学,同时兼任纪各庄小学校长。

王麟阁在教书和任督学期间,接受了孙中山民主主义的进步思想,积极谋求救国救民之道,曾先后去保定、武汉、广州等地,寻求革命真理。他欢呼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声援五四运动,于1924年或1925年加入了中国国民党,属于国民党左派。当时正处于国共两党合作时期,他同遵化国民党负责人张汉卿和同仁医院大夫高继先、韩仰文等交往密切,共同进行反对奉系军阀、支持北伐战争的革命活动。
1927年2月,中共玉田县委书记张明远、县委委员杨春林来到遵化开展农民运动,落脚同仁医院,深入农村组织农民协会。他们通过高继先结识了王麟阁。王麟阁接受党的领导,利用教员身份作掩护,积极帮助开展工作。曾先后到堡子店、城子峪、兴旺寨、下石河、铁厂发梁屯、石桥头、东李庄子、东新庄、平安城等处宣传发动群众,反对官方征收“旗地变民”税,农民要翻身,必须起来斗争的道理。同时,他还先后与兰小川、樊峰岚、黄瑞阁(王麟阁的干哥哥)李明辉(王麟阁的小舅子)等一批进步教师取得联系,扩大了活动范围。
在与张明远等人开展宣传工作的同时,王麟阁还组建了农会十多处,积极开展抗税抗捐斗争,并在斗争中培养农会骨干,是遵化县农会的负责人之一。
1927年4月初,在马各庄乡国各庄西的夹山寺,王麟阁由张明远、杨春林高继先三人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遵化的第一名中共党员。不久,王麟阁又将他家的两名长工(王麟阁的亲戚)和邻村的几位农会骨干发展为党员,建立了中共纪各庄党支部,受玉田县委领导,王麟阁任第一任党支部书记。
王麟阁入党后,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为了表达他彻底革命的决心,把父辈留下的八十多亩地分给了本村无地的农民。这一举动在本村及附近村农民中传为佳话,受到了村民们的欢迎。四月中旬,王麟阁和张明远、杨春林一起,组织领导了遵化农会五千余名农民围城请愿,把反对“旗地变民”斗争推向高潮。在斗争中,他在群众中做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工作,坚定了广大农民取得斗争胜利的信心,为斗争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斗争胜利后,王麟阁经过艰苦的工作,在革命知识分子中发展了一些党员,如李明辉、兰小川、樊峰岚、黄瑞阁、张益祥等。随着党员人数的增多,建立了在玉田县委领导下的遵化区委,王麟阁任区委书记。1927年6月,玉田县委改为中心县委,他担任中心县委委员,仍然领导遵化党的工作。
由于王麟阁是四月围城请愿斗争的领导人之一,斗争过后,他便遭到敌人的通缉。五月间,党组织考虑到他的安全,也为了将来更好地指导农运,介绍他去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在那里,他聆听了瞿秋白、毛泽东、江浩、鲍罗庭、罗佐夫斯基等人的讲课,开阔了眼界。七、八月间,学习结束,回到玉田中心县委,继续负责遵化县党组织工作。
1927年10月至12月玉田农民武装暴动期间,王麟阁接受党组织的任务,在遵化领导农民运动,配合玉田暴动。暴动失败后,他再次遭到敌人通缉,他家的院子周围经常有人盯梢。他先躲到兴隆朋友家,后又投奔迁西洒河桥的朋友高继先,在那里住了半年多。于1929年初回到遵化,通过兰小川等,改名到南岗高小任教。
在南岗任教期间,他参加了遵化县小学教师联合会和1930年4 月的增薪长月的教潮斗争。斗争受挫后,和参加教潮的一些人逃到东北谋生。在哈尔滨药棉厂任经理,在那里平静地生活了近两年时间,直到1932年春季才返回遵化。以后一直在家教书,1960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