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威慑敌胆包司令
发布时间: 2021-04-27 07:01:05
包森,原名赵宝森,又名赵寒,1911年7月21日生于陕西省蒲城县三合镇义龙赵家村一个贫苦农民家中。
![]()
包森于1918年入私塾,喜读历史演义,仰慕有作为的历史人物,养成了济公好义、慷慨豪放的性格。1927年,他进入蒲城县东槐院学校(相当于高级小学)读书,成为了参加进步活动的积极分子。他曾在李大钊追悼大会上痛斥张作霖杀害李大钊的罪行,深受师生赞许。1930年,包森考入三原县省立初中。“九一八”事变后,他联合爱国青年组成宣传队,在三原、泾阳等地游行、演讲,宣传抗日。在泾阳,他带头冲入国民党县党部,要求支持民众抗日,遭拒绝后,怒将党部牌子砸碎。学校因而将包森等5人开除,军警将他们赶出校门。包森回家乡后,继续为抗日救国奔走。1932年2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年,包森就读于西安高中。4月25日,国民党政府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在西安的一次大会上宣传反共,并为蒋介石对日妥协辩护。包森和许多学生当场提出质问,并痛斥国民党的媚外政策。戴季陶狼狈不堪,逃离会场。反动政府出动大批军警镇压,打伤10余人,逮捕百余人。这就是西安“驱戴运动”和“四·二六”事件。8月1日,西安中学学生集会,宣传抗日,抨击国民党政府。大批军警包围会场,包森等32人被逮捕,多人被打伤。后经西安学联等发动全市爱国师生上书营救,当局被迫将包森等人全部释放。1932年冬,党派包森到武字区和新字区开展对敌斗争,扩大渭北革命根据地。1933年7月,王吉泰骑兵团在耀县起义,改称西北民众抗日义勇军。包森被党派到起义军政治部做改造这支旧军队的工作。此部队后被编入红军序列。同年秋,包森被党调西安做地下工作,旋被反动当局逮捕,以“危害民国罪”判有期徒刑10年。在狱中因联合难友进行绝食斗争,被定为“首乱分子”,隔离监押,加了重镣。三年后,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包森获释,被党派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大毕业后,包森被派到晋察冀独立团地方工作队,在涞源、唐县、定县等地开展工作。不久,随军挺进平西,任第四纵队三十三大队党总支书记。在平西,他曾任游击队长,是房(山)、涿(县)、涞(源)联合县党的创建人之一。1938年6月,四纵挺进冀东,与中共冀热辽特委里应外合,掀起了震惊中外的冀东抗日大暴动。6月底,四纵主力一部抵达兴隆县东南,即将入长城与抗联会师。行前,包森奉命率一个连40余人留在兴隆激河川活动。当时冀东大暴动尚未展开,包森这支小队伍遇到人地两生、情况不明、孤军作战的困难。为扭转被动局面,包森首先率部攻克佛爷来伪警察局,打开粮库放粮给贫苦农民。又伏击了自佛爷来返回遵化县之敌,俘虏70余人。然后包森率部向南到长城沿线洪山口一带活动。仅两个月,部队扩大到200余人。他们开辟了迁(西)遵(化)兴(隆)游击区,使之成为冀热辽核心地区之一。10月,冀东大暴动过后,四纵撤回平西,留下三个支队在冀东坚持。数万名游击队员大部分失散。抗联副司令李运昌自平谷率余部返回收得数百人,在丰(润)滦(县)迁西坚持游击战。包森也极力收容失散的队伍。12月,二支队整编成四个总队,共七、八百人。到年底,冀东全区游击队有2000余人,成为日后冀东八路军的骨干。从1938年冬至1939年夏,敌人在冀东游击区增设据点,频繁“扫荡”。包森率部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先后攻克敌据点多处,作战数十次,歼日、伪军数百人,缴枪数百支。战绩为全冀东之冠,使游击区日益扩大。1939年初,日军派宪兵队长赤本(原说宪兵大佐)坐镇遵化。赤本扬言要亲手捉捕包森,却于4月26日在遵化之东北孟子院村的张家坟被二支队侦察员捉到。赤本被捉,使日本国内及其华北方面军大为震惊。曾派大特务来遵搭救(一说是川岛芳子);日军一面虚言愿以重金赎回赤本,一面调数千日军“扫荡”遵化县全境达一个月之久。是年秋,冀东部队统编为十三支队(1940年改编为冀东军分区),李运昌任司令员,包森任副司令员。1940年元旦,组织上决定派包森到蓟县盘山一带主持冀东西部军事工作。包森到盘山后,在地方党的负责人李子光等同志的密切配合下,整顿游击队,剿灭股匪,加强对伪军的争取工作,成立盘山地区八路军政治处,创办随营学校。整顿工作就绪后,开始作战,使盘山游击区有所巩固和扩大。春末,包森在大石峪与日军的战斗中,头部中弹,痊愈后又投入战斗。7月末,日军一骑兵中队窜入盘山,包森率部于白草洼与敌人激战14小时,日军自中队长武岛以下70余人全部被歼。这是冀东首次整连全歼日军的战斗。秋季,十三团在盘山正式建制,包森兼团长,娄平任总支书记。包森率十三团一、二两营转战于盘山南北,连连告捷,不仅攻克蓟县、宝坻、宁河三县的数十个伪军据点,还重创了自北平方面前来“扫荡”之日军,歼其一部,缴山炮一门和机枪步枪数支。包森早在1939年就着手研制作战中最感缺乏的手榴弹,1940年在盘山铸铁弹皮成功,开始大量生产手榴弹,加强了战斗力。经过一年的努力,包森与地方党政配合,打开了两部局面,游击区包括蓟县、平谷全境,南至玉田、宝坻、宁河边界,北至兴隆、密云、长城沿线,人口近百万。东西两部连成一片,为以后建成冀东解放区奠定了基础。日本华北方面军从1941年3月起,实行“治安强化运动”他们调集两个旅团以上的兵力和“满州队”、“治安军”各两万余人,于6月对冀东“大扫荡”。经过数次激战,我十三、十二两个团损失严重,冀东西部和东部又暂时被分割。包森带少数人回盘山,派人侦察敌情、联络部队、收集枪支、逐步集结队伍,重新投入战斗。他率十三团接连攻克蓟县、三河县内的几个据点,多次打击猖狂出扰的小股日伪军,先后缴枪400余支。在丈烟台重创“满州队”一个连,击毙其日连长山口正雄。十二团也重整旗鼓,积极作战。两团兵力都已接近“大扫荡”前。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日军深感兵力不足,决定在冀东进一步推行“以华治华”的政策,先后调入“治安军” 3万余人,调出一部日军。“治安军”拟以团、营为单位驻防,再以连、排为单位逐步散开,配合地方军警实现全面占领,以“确保冀东治安”。“治安军”还发动政治攻势,高唱“曲线救国”,与汪派国民党狼狈为奸,拉拢游击区内的上层分子,破坏抗日统一战线。面对这种局势,冀东区党分委和军分区决定,乘“治安军”立足未稳,开展一次大战役。11月15日,战幕揭开,首战于遵化四十里铺。李运昌、包森、曾克林等率十二团、十三团各一部布成长达30里的袋形阵地。10时许,“治安军”第三集团第六团大部进入伏击圈。经过一场激战,敌团部被歼,半个团被毙俘。11月26日,包森率十三团三营、特务连和遵兴游击队奇袭驻东双城子的“治安军”第五团一个营,攻坚战斗20个小时,将其全歼。1942年1月3日,包森率上述部队在刘备寨迎击“治安军”第七团一营,歼其大部。1月5日,又在东梁子河设伏将该团二营全歼。包森为了打大胜仗,又以7个连的兵力在遵化二道山南北寻机作战。1月12日,当他得知玉田县“治安军”要进燕山口“扫荡”时,他率部连夜赶到燕山口内果河一线组织围歼战。我军仅以7个连的兵力,激战10几个小时,全歼“治安军”第二集团第四团,击溃第二集团司令部及第三团,毙俘敌中校团副以下官兵千人;缴获很多武器弹药物资,这一以少胜多的战例,在冀东和其它解放区是少有的。在果河大捷激励下,我十二团也在迁安杨店子给“治安军”一个整团以毁灭性打击,使其只剩下300人。冀东八路军发起的这次战役取得了辉煌胜利。“治安军”在军事打击和政治瓦解下,3个月内损失兵力六七个团,占其总兵力的三分之一。此次战役粉碎了日本第三次“治安强化运动”在冀东的全部计划。日华北方面指挥官冈村宁茨哀叹“对冀东应有再认识”。“治安军”从此一蹶不振,并被迫放弃全面占领冀东的计划。日伪之间矛盾的加深,汪派国民党难以活动,反动上层分子更加孤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1942年2月17日,包森率特务连及营一部于遵化野瓠山村与日军交战,在观察敌情时,他被敌狙击手冷枪击中胸部,光荣牺牲,时年仅31岁。包森的牺牲是冀热辽人民的重大损失。他生命虽短,对革命的贡献却很明显,并永垂青史。解放后,党和人民在石家庄、唐山、蓟县盘山、遵化烈士陵园等地为他建立了墓碑,以供后世人们永远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