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遵化动态 > 遵化要闻

遵化五年成绩单来了!

发布时间: 2021-07-22 10:16:44

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

(一)政治建设坚强有力,政治生态持续优化。


组织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82次,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推进省委“双创双服”“三创四建”和“三重四创五优化”等活动,探索实施“推优比选”模式,一批“两忠两实”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圆满完成乡镇和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


(二)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全市发展势头强劲。


202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0.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1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51.6亿元,分别比2016年增长32.1%、72%和32.7%。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实干年、项目建设大比武擂台赛等活动,成功吸引中信、金融街等48家大型央企、国企、知名民企;2*350兆瓦热电联产等361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唐山爱信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等506个新建项目落地开工;港陆公司总投资200亿元的装备改造提升等6个转型升级项目扎实推进,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建龙公司炼铁炼钢工序全部关停后,谋划启动了“5+5”产城融合开发战略,开启了蝶变升级之路。经济开发区成功实现“一区三园”向“一区四园”跨越,主要经济指标排名位居全省综合类开发区第3位,荣获“中国园区创新力百强”“固定资产投资先进开发区”“智能制造示范园区”等称号。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高标准现代农业园区24个,其中省级2个、唐山市级8个。提速文旅产业发展,世界文化遗产、5A级景区清东陵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挥,金融街古泉小镇、碧桂园恋乡小镇、南山常乐谷等重点文旅项目加速推进。连续三年入选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2020年位居第77位,成功创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板栗),被评为最美中国文化旅游城市、中国旅游百强县(市)、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河北省工业转型升级试点示范县(市)、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市)、河北省食品产业强市。


(三)生态治理纵深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王润泽/摄

深入开展铁选矿综合治理、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砂石料源头企业及重型车辆管控等攻坚行动,多年久治不绝的生态顽疾得到有效治理。圆满完成“十三五”确定的节能减排及化解产能任务。2020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41天,较2016年增加68天,空气质量达标率由47.4%增长到65.8%、空气综合指数由8.51降到6.07、PM2.5浓度由77微克/立方米降到47微克/立方米,累计造林绿化33.2万亩,各项生态指标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连续两届荣获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被评为中国最美县域、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省级森林城市。


(四)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文明城市魅力彰显。

  

                            

在2017年跻身河北省首批“省级文明城市”的基础上,2020年一举摘得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的桂冠。全市27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达标率100%,为全市648个行政村配备文体器材。深入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群众深刻感悟红色遵化内涵,营造了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浓厚氛围,2019年沙石峪陈列馆成功入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西铺“穷棒子社”登陆央视一套《我们走在大路上》,西铺、沙石峪光辉奋斗历程在央视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中重点报道,拍摄的《中国影像方志·遵化篇》《年味·遵化》在央视十套刊播,《京东福地文化客厅》推介片同时在百度、优酷等近20个国内网站和10余个国外大型网站登陆,累计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刊播报道900余篇,进一步扩大了遵化的知名度、美誉度。


(五)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


                               

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799户、167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高质量脱贫退出。城镇累计新增就业4.75万人,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9.2%和96.4%,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较2016年提高了33.27%和46.63%。成功实施5个村棚改项目,解决了历史遗留的“征收难”“回迁难”“办证难”问题。投资7.24亿元实施东汤路、159路、长城旅游公路等43条县域道路工程,投资1.8亿元完成南三环西路、通华东街翻修改造等14条城区道路工程。投资5.6亿元完成“双代”改造8.2万余户,组建了一中、二中、三中教育集团。市人民医院连续11年入选全国百强、2020年位居第44位。充分发挥“五级联控快速反应体系”作用,建立健全农村“五位一体”和社区“六位一体”基层治理体系,全市小区业委会组建率达到90.18%,村级综合服务站实现“全覆盖”。

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市乡村集中换届、隆重庆祝建党100周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市上下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巩固和发展了稳中有进的良好势头。今年上半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8.2亿元,同比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71亿元,同比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134.1亿元,同比增长19.3%,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


我们聚焦聚力党史学习教育,坚守初心、践行使命,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率先垂范,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特别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坚定了信仰信念。设计发布5条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参观线路,组织党员干部到西铺、沙石峪、鲁家峪等地,重温入党誓词,接受红色洗礼,开展红色遵化故事“六进”宣讲1980场,凝聚起了“听党话、跟党走,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强大合力。

我们聚焦聚力项目建设,抢抓机遇、大干快干,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好机遇,市级领导以上率下、现场办公,带头破解难题、真情服务企业,河北高速燕赵驿行总部经济及新建70座加气站一体化运营等25个项目成功签约落地;3个省重点项目全部复工建设,完成投资13.7亿元,占全年计划的73%;25个唐山市重点项目,7个新建项目全部开工,13个续建项目全部复工,完成投资73亿元,占全年计划的72%,呈现了项目加速聚集、企业竞相发展的良好势头。

我们聚焦聚力转型升级,调旧育新、延链提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建龙公司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矿山综合运维服务平台一期耐磨球项目开工建设;港陆公司创A工作扎实开展,冷轧二期、产能转换等项目加快实施,港陆铁路专用线具备内燃机车通车条件;金融街古泉小镇、咸亨国际(赛孚城)等一批转型项目竣工投产或加快实施,全市产业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我们聚焦聚力城乡统筹,完善功能、提升魅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坚持常态化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定期开展现场办公,深入推进整治提标行动。扎实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科学指导。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实施众鑫食用菌产业园等28个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成功举办娘娘贡杏采摘文化节等节庆活动,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坚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0688元,同比增长8.5%。

我们聚焦聚力生态保护,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全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深入推进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聚焦企业减排、道路扬尘等重点问题,坚持一线办公、精准调度,强力推进砂石料源头企业和重车管控攻坚战,加快改善空气环境质量。截至6月底,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4,同比下降19.64%,在唐山市18个县(市、区)排名第6;完成营造林13.1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5%。推进全域治水清水润城行动,重点河库水质稳定达标。

我们聚焦聚力民生福祉,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坚决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攻坚战,特别是科学有序、强力高效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全面完成18周岁及以上人群疫苗接种率超过80%的阶段性任务,构筑了严密的健康防线。扎实推进市政工程建设,华庚西道、府前西街西通工程竣工,建明西街西通等工程稳步推进;加速棚户区改造步伐,市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统筹抓好“七一”安保、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治理、防火防汛等工作,巩固了安定和谐的社会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