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遵化动态 > 遵化要闻

遵化人民,请阅卷!

发布时间: 2021-07-26 09:24:42

坚定不移落实新发展理念,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16年的340.7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450.2亿元、增长32.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6年的10.04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7.19亿元、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由2016年的189.6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51.6亿元、增长32.7%。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以项目建设新成效为经济转型增势赋能,累计开工项目506个、竣工项目361个,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1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44家。成功获评河北省工业转型升级试点示范县(市)、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市)、河北省食品产业强市。坚持全方位扩大开放,保利、中信、中国供销、中化明达、金融街、碧桂园、裕华钢铁等一批大型央企、国企、知名民企相继落户,累计引进省外资金362.9亿元、利用外资4.8亿美元、实现出口总额26.8亿元,获评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板栗)。

坚定不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城乡面貌加速蝶变。

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0.5%,比2016年提高10.9个百分点。中心城区功能更加完备,建成区面积达到26.7平方公里;14条城市道路竣工通车,20项绿化工程顺利实施,城市人均道路、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20.5平方米、14.6平方米;32个老旧小区改造完工、5个村棚改项目顺利实施。2017年入选河北省首批“省级文明城市”,2020年又一举摘得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桂冠。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行了乡村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处理市场化机制,彻底解决了制约农村环境改善提升的痛点,获评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累计改建乡村道路244公里,新增“户户通”村庄129个,27.7万人饮水水质得到改善,99个村实现了生活污水治理和管控,8.2万户完成“双代”改造;集中财力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新建改建乡村学校95所,近4万名农村小学生享受了免费“营养餐”,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改革全面完成,村级卫生室实现全覆盖,乡村群众生活品质实现新提升。

坚定不移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加强。

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圆满完成“十三五”确定的节能减排及化解产能任务。累计拆除违法违规铁选矿653家,关闭环保不达标企业330家,实施矿山生态治理204处,新增造林绿化33.2万亩,连续两届荣获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获评省级森林城市。2020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41天、较2016年增加68天,空气质量达标率由47.4%增长到65.8%,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由8.51降到6.07,PM2.5平均浓度由77微克/立方米降到47微克/立方米,各项生态指标达到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获评全省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先进县(市)。坚持全域治水、智慧治水,再还百姓清水长流,水污染防治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良好的生态环境、放大了旅游资源优势,带动全市文旅产业蓬勃发展,获评中国旅游百强县(市)、最美中国文化旅游城市、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连续两年入选全国最美县域榜单。在2017年承办首届唐山市旅发大会的基础上,2021年9月将再次承办第五届唐山市旅发大会,2020年文旅产业增加值达到33亿元,遵化的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

坚定不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市财政累计投资15.5亿元,圆满完成了40件民生实事工程。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0年分别达到43362元和19878元,年均分别增长7.1%和8.6%。城镇累计新增就业4.1万人,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9.2%、96.4%,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较2016年提高33.3%和46.6%。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799户1673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高质量脱贫。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教育集团化改革深入推进,“大班额”“三点半”问题有效解决,高标准通过了河北省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市人民医院连续11年入选全国百强,获评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27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达标率100%。国防动员、双拥优抚、退役军人服务工作全面推进,省级双拥模范城创建实现“四连冠”。“双控”机制建设有序推进,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向好,获评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先进单位;洪水、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防范机制和基础能力建设全面加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防线更加牢固。社会治理和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明显成效,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广播电视、民族宗教、气象、档案、老区建设、外事侨务、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坚定不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树立实干担当的新形象。
圆满完成政府机构和乡镇、街道改革任务,推动政府各项工作提质提效。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和审批新模式,连续三年入选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坚持依法行政,严格落实市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健全了涉诉案件处置机制,依法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范政府合同管理,提升了政府公信力、执行力。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政府系统实干担当、激情创业蔚然成风。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628件人大代表建议和525件政协提案全部按时办复。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深入落实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部署,市政府紧紧扭住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强力攻坚,以五项重点工作突破、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

园区建设取得开拓性进展。

谋划实施了总投资15.6亿元的15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中,黎河改线等10个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年底前完工。港陆公司总投资35亿元的焦电一体化项目完工,争创A级环保绩效企业成效显著,唐山市钢铁企业“创B争A”现场观摩会在我市召开。建龙公司智能制造区建设全面启动,总投资5亿元的矿山综合运维服务平台一期耐磨球项目开工建设。截至6月底,新开工项目8个,新签约项目16个,13个项目加快建设,园区提速发展势头更加强劲。

全域旅游再掀创建高潮。

牢牢抓住特色小镇建设这一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引爆点,强力推进金融街古泉小镇、碧桂园恋乡小镇、南山常乐谷、山里各庄乡村振兴综合体、体育小镇建设。加快旅游交通配套工程建设,长城旅游公路西线、东汤路、恋乡小镇“159”路8月底即将竣工通车。高标准做好第五届唐山市旅发大会筹备工作,全方位展示遵化旅游靓丽风景。

空气质量攻坚成效明显。

坚持铁腕治污,建龙和港陆焦化关停、监测点周边区域精准管控、重点企业减排治理等20项工程全面完成,深入开展货运源头企业治理“回头看”,持续巩固攻坚成果,高标准整改环保问题126个,完成矿山生态修复6处。截至6月底,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5.4、下降19.6%,在全省167个县(市)中较去年同期前进了31位。

打造乡村振兴“遵化样板”。

高标准建设省、唐山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区,总投资1.2亿元的54个项目全面开工。抢抓唐山市政府赴民族乡现场办公三年行动机遇,争取帮扶资金1230万元,实施产业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30个。新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3%。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10个村生活污水治理和349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项目加快建设,完成改厕7630座,新建美丽乡村33个。

不遗余力增进民生福祉。

坚决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三十条”措施,科学有序、强力高效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全面完成18周岁及以上人群疫苗接种率超过80%的阶段性任务,构建了坚实的新冠病毒免疫屏障。乔家洼、流水沟村棚改项目成功分房,421户居民圆了“安居梦”。按照时间节点,圆满完成了省、唐山市和我市民生实事涉及的重点任务,回应了群众的热切期盼。在重点工作的强势引领下,上半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时间任务“双过半”,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6.4亿元、增长1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71亿元、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4.1亿元、增长19.3%,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