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物资发放保供应
“我们辖区急需口罩、手套等防控物资,现在去领行吗?”晚上10点多,刚刚从储备库回到单位的张振生接到了华明路街道办的电话。
在储备库忙了一天,他已经疲惫不堪,但还是毫不犹豫的答应,“来吧,我们一直都在。”刚拿起的筷子马上放下,他带着同事们又赶忙驱车回到距单位十几里的库房。“5000个口罩、2000只手套、300双鞋套、100斤消毒液、71个喷雾器”,一一登记、清点、出库。
等发放完这批急需的物资,已经是夜里12点半了。此刻,忙碌了一天的应急人还不能休息,核对出入库清单,点清库存结余,填写日志,当天的工作才算真正完成。除了全市各单位防控物资的供应,市应急局还承担着29个隔离点的物资调配。像这样的情景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不分昼夜调拨物资、一日三餐没有时间已是当前市应急管理局的工作常态。
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防护服、消毒液等防控物资需求量不断增长,周边县区采购难度也在增加。市应急管理局及时启动采购程序,多方联系,补充短缺物资。
物资买到了,但由于唐山全域封控,运输又成了摆在眼前的“难题”。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市应急管理局主动和调出县区对接,协商出具疫情急需物资证明,并安排专车引导、专人联系,以指定路线点对点把防护服“护送”到物资储备库。就这样,一次次专车护航,一批批消毒液、口罩等防护物资及时入库,保证了全市物资储备。
02
时刻准备战疫情
“把防控物资以最快速度调配到一线!”这是应急人坚守的初心,更是行动的准则。践行这份初心的背后,是应急人不知疲倦的忙碌,无论是清晨还是深夜,24小时待命,全天候开启“备战”模式。
市应急局救灾与保障中心的负责人张振生是一名部队转业回来的老党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战场!”他深知防疫物资的重要,带头坚守在储备库。库房每天都有大量物资入库、出库,成箱的物资搬进搬出,他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就上!搬起几十斤重的箱子就走,从来没有叫苦叫累。物资入库后他还要仔细核对清点,保证物资入库准确高效。
春节前刚刚调到救灾与保障中心工作的戴晓晴是个瘦弱的女孩,她巾帼不让须眉,和男同事一道起早贪晚,始终坚守在物资调配岗位上。装卸、登记,一样也不落下,她还主动接下统计物资的任务,“我是女生,心细。”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大家劝她歇一会儿,她总是笑着拒绝,“没事,我能行!”
去年6月加入党组织的王彬感冒还没好,仍然挺身而出,“我有经验,关键时候必须顶上去!”几天下来,他嗓子哑了,嘴上起了大泡,却坚持守在库房里;防疫当前,郝文东、刘洪涛、徐宏伟、张尚昆等在单位值守人员纷纷主动请战,保证防控物资调配24小时响应。
疫情防控记录了遵化应急人没有白天黑夜的持续付出,正是这些不计得失,无私奉献的应急人,按照需求及时将2.96万套防护服、180.6万只口罩、12.2万斤消毒液、3425斤酒精、103顶帐篷、566床棉被、588件棉大衣等物资分拨到防控一线,他们用自己的坚守,为疫情防控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