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遵化市召开“逐年推进全市基础教育优化资源配置”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全程如下。
主持人(市委对外宣传服务中心主任杨广超):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不仅是解决当前教育问题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教育长远发展的战略之举、意义重大而深远。为了让大家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此项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情况,我们专门邀请到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殿顺,就逐年推进全市基础教育优化资源配置工作进行发布并答记者问。
首先,请高殿顺同志进行发布。
***************************************************
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殿顺
尊敬的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教育局对社会各界朋友,长期以来对我市教育事业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教育局始终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推动优质学校建设,开展校长教师轮岗交流等工作,为学生由“能上学”到“好上学”“上好学”转变提供保障,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变化、城乡人口流动规模扩大。经过测算,我市未来三年农村学前、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将逐年减少,城区学生占比将逐年增加,整体呈现“城区挤,乡村空、分布零散”的现象。目前,城乡学生占比为4.8:5.2,城区学校承载学生的压力较大。
为主动适应形势变化,回应群众期盼,推动基础教育资源总量充裕、结构合理、质量提升,市教育局提早谋划,审时度势,科学研判,根据人口变化趋势和适龄学生入学实际需求,对全市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详细规划,明确了“一保留、二撤并、三建设、四挖潜”的工作思路。我们将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学前教育阶段。持续调整学前教育布局,合理规划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2025年撤并13所农村幼儿园(9所小学附设园和4所独立园);2026年撤并12所农村幼儿园(10所小学附属园和2所独立园);2027年撤并15所农村幼儿园(13所小学附属园和2所独立园)。新建城区幼儿园3个,增加城区学位900个,预计2026年投入使用。
二是小学阶段。按照“积极稳妥、分类施策、不搞一刀切、小学向中心城区或片区集中”的原则,根据生源和学校布局情况,实施小规模学校三年撤并行动,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重组。2025年,撤并100人以下乡村小规模学校15所;2026年,撤并100人以下乡村小学14所;2027年,撤并100人以下乡村小学15所。
三是初中阶段。调整农村初中办学模式,根据生源走势分析和学校办学能力评估,计划三年内组建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12所,实现小学和初中的一体化教育和农村教育资源的科学配置,全面提升办学效益。2025年前完成7所,2026年3所,2027年2所。推进东城中学建设,可新增城区初中学位1300余个。
四是高中阶段。根据我市普通高中现状,申报普通高中挖潜扩容争资项目,计划逐步启动实施东梁子河中学、闫屯中学、新店子中学、堡子店中学、高级中学、新店子中学、第一中学基础设施改扩建和新建教学楼、科创楼等工程,可增加学位1600个。
经过逐年推进落实,预计达到总的目标是:①学前教育三年撤并40所幼儿园(含小学附属园);②小学三年内撤并小规模学校44所,小学总数减少到117所;③初中三年内九年一贯制学校数量达到12所。
介绍完毕,感谢大家!
***************************************************
主持人:感谢高殿顺同志的权威发布。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需要提问的记者朋友举手示意,并在叫到提问前通报所在媒体然后提问,谢谢!
问题一:请您介绍下推进全市基础教育优化资源配置工作的重要意义。
首先是能够促进教育公平。优化资源配置可以为薄弱学校特别是乡村学校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优质的学习环境,让乡村孩子接触到更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技术、接受更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其次是更好满足学生多样化教育需求,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课程和活动,让不同区域的学生都能全面发展,为培养更多具备良好文化素养、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问题二:您提到对于小、散、弱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实行适当整合撤并,那针对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留存学校,有什么样的提升举措?
您好,我们在适当整合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同时,针对留存学校,我们将通过逐年加大基础设施设备投入力度,整合优质师资,结成帮扶对子“点对点”进行精准帮扶等务实举措,深入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整体提升基础教育各校办学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主持人:记者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有记者需要采访或核实有关情况,请与市教育局联系。由于时间关系,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