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将至,为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健康安全消费,遵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特发布以下消费警示:
警示一:置办年货、购物要警惕消费陷阱
一、是置办年货尽量到规模较大、设施齐全、卫生条件较好的农贸市场购物。购物时要查看经营业户的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以及销售人员的健康证是否齐全,到证照齐全的经营业户处购买食品。要查看食品包装标识是否齐全,注意是否标明生产厂名、厂址、生产日期、营养标签等内容,不要购买无任何标识的“三无”食品,不购买不新鲜的水果、蔬菜、肉食和水产品等。有些商家利用节日消费高峰“浑水摸鱼”,在年货销售上“缺斤短两”,消费者在购买比较贵重的年货前,一定要提前警示商家勿要“缺斤短两”,网购年货收到后还要当场称重验货,看实物商品和网站所售商品描述是否一致。
二、是“打折赠券”看清附加限制条件。商场、卖家向消费者推送优惠券、折扣券、赠券、赠品等,在使用中却设置使用范围和期限等许多附加限制条件,如有的赠券只能购买商家指定的滞销品、临期商品或购满规定金额方能使用。消费者参加购物抽奖活动所获赠品、折扣券要仔细辨别,警惕“赠品不三包”“打折商品一经售出概不予退换”等附设限制条件。
三、是购买“特价”、“买一送一”等商品需谨慎。
以“特价”为饵,利用“特价”的方式,吸引消费者上钩,借机将劣质或“三无”商品夹杂其中,兜售出去。消费者在购买后,发现质量问题再去找人时,就有可能发现商家已人去柜空。而且,说是特价,有些商品可能从没卖过,商品的原价根本无法查证。利用“买一送一”迷惑消费者,实际上赠送的那部分商品,并不是与所购买商品相同的商品,而是买大送小,买好送差。
四、是小心扫码送礼品等新型诈骗。节日期间也是网络诈骗的高峰期,许多商家推出的“节日专属二维码”,暗藏许多黑洞和风险。消费者不要见码就扫,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要轻信“飞来横福”和“中奖信息”。
警示二:办理预付卡要“大、短、少”
春节是餐饮、美容美发、健身娱乐、洗车洗衣等预付卡办理高峰,消费者办卡要掌握“大、短、少”:“大”就是选择大型商家,慎重选择规模小、开业时间短、存在停业(歇业)风险的商家;“短”就是消费周期短,服务期限越长,承担的风险越大;“少”就是充值金额要少,不要选择金额较高的预付卡,以免出现纠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警示三:春节找家政注意事项
消费者选择家政服务时,要选择相对有实力、用工制度健全的正规企业;认真阅读服务条款或者合同,尽可能将条款细化;不要轻易向家政服务公司交纳“定金”、“押金”之类的费用或办理金额较大的预付卡,最好按次付费;预约尽量错开高峰期;网上团购“定时优惠卡”也要跟商家作事先沟通。保洁中,不要让家政服务人员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从事高空危险作业,以免承担不必要的财产和人身损失;接受完服务后,要当场检查清扫结果,避免事后纠纷;不要与家政服务人员“私约”,避免出现问题后难以维权。
警示四:预定年夜饭需用心
“霸王条款”已成为近年年夜饭绕不开的典型侵权现象。因此,消费者在预订年夜饭时,要尽量选择自己熟悉、口碑良好、诚信经营、安全可靠的餐厅。年夜饭一般为固定套餐,最好实地挑选菜品,不要被花哨的菜名迷惑,尽量弄清每道菜的名称、内容、规格、价格等。对于餐饮企业特殊约定的消费内容要事先了解清楚并确认,最好对餐饮场所实地考察,签订书面合同,明确消费细节。网上订餐后要电话联系酒店确认就餐时间、是否为包厢服务等细节问题,订购套餐的消费者,还应该确认好菜品的种类和数量是否和网上所定套餐符。
警示五:注意索要购物发票等消费凭证
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应索取发票、小票等凭证并妥善保存,以便在发现问题后维权有据。如果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提出适度合理的诉求,并与商家协商解决。协商未果,请及时拨打“12315”,以便使消费纠纷能够得到及时处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春节期间,要逐渐养成合理消费的习惯,坚持量入而出,不攀比奢侈,不盲目开支,自觉避免奢侈浪费行为,文明过节。
警示六:餐饮消费,讲求卫生
春节期间,是消费者餐饮消费高峰期,也是引发各类食物中毒等问题的风险期。外出就餐应选择证照齐备的食品经营单位并索要正规发票或收据,建议选择食品安全量化等级高的餐饮单位就餐。就餐后仔细核对账单,保留消费明细,一旦出现不适,请尽快就医,保留病历、化验报告等相关资料,以备溯源维权之需。节日餐食应尽量避免食用“新奇”、“野味”等不常食用或从未食用过的食物以及易导致过敏的食品,不要购买、食用有关部门明令禁止、来历不明的食物,以免发生食物中毒。
警示七:注意辨别虚假广告
保健食品、医疗、药品广告日益成为虚假广告的“重灾区”,广大消费者特别是老年人在报刊、新媒体等接触广告时,要提高辨别意识。特别防范所谓的“专家”讲座,赠送鸡蛋、面条等小物品,向老年人推销高价的各类所谓的保健品,达到推销商品目的行为。
警示八:冷链食品重防护
为加强疫情防控,保护自身健康,消费者在选购进口冷链食品时应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不购买来源不明、不能提供“三证明”的进口冷链食品,谨慎通过海淘或代购等渠道购买进口冷链食品。购物后,应及时清洗消毒手部。洗手前,双手不要碰触口、鼻、眼等部位。在食用冷链食品时,要烧熟煮透,避免直接生吃、半生吃,确保食品安全。如食用后出现发热、咳嗽、腹泻、乏力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进行排查和诊疗。拒绝买卖和食用野生动物。
如果您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或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时,请及时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15”。遵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恭祝全市人民新春快乐、幸福安康!
主办单位:遵化市人民政府
网站技术咨询电话:0315-6611971
ICP备案:冀ICP备05029653号-1 网站标识码:130281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