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之教育系统‘双减’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会议由市委对外宣传服务中心主任杨广超主持市教育局副局长高殿顺现场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双减”工作开展以来,市教育局着力破解“学生作业负担重、家长接送子女难”的问题,强化源头治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升办学质量,全力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切实以“双减”政策的落实,彰显“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温度、深度和力度。
充实服务内容,“减负增活力”,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办的更有“温度”。目前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实现了“课后服务全覆盖、有需求学生全覆盖”两个“百分百”。“5+2”服务时长与“弹性离校”的完美结合,使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得到了有效保障。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与体育艺术、实践活动、社团建设深度融合,开设了足球、武术、书法、创客等多元课程52个,全市各类学生活动社团增至1200余个,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
优化作业管理,“减负提质量”,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办的更有“深度”。建立了集体研究、教师试做、作业审核、作业公示、全批全改、反馈评价的“六项作业管理长效机制”,加大对学校课程管理、教研机制、课堂监管和课改成果的考核比重,将精品课例、优秀作业设计、典型教育教学经验发布数量作为学校教学评价重要指标;注重教师“备课、授课、作业”“三位一体”考核赋分,强化课堂常规考核管理,牢固树立“立德树人为首,五育并重凸显,素质能力提升”课堂评价理念,“45分钟课堂”效率显著提升,通过“减负提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严管培训机构,“减负促规范”,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办的更有“力度”。重点加强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审核审查,督促24家学科类培训机构办理了营转非手续,指导45家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完成了申请、核验工作,并常态化开展巡查管控,严厉杜绝非学科类机构从事学科培训问题。今年以来,该局共完成25次集中巡查和130余次分组抽查,确保“双减”政策的全面落实落地。
记者:“双减”环境下,落实作业减负工作是否会因中小学生作业量的问题影响到教学质量?我市将如何保障中小学教学质量?
市教育局副局长高殿顺:我局本着“规范管理、自愿参与、免费参加、高标服务 ”的工作宗旨,全心全意办好课后服务,主要有4个方面特点:一是全面开展。坚持不强制、不拒绝、不设门槛的“三不”原则,对家长提出的合理需求,均全部服务到位,全市188所中小学校全部高质量开展了课后服务工作。二是全员参与。5761名在职教师全部投入到课后服务工作中,同时还邀请了237名社会优秀文体工作者、民间艺人、能工巧匠、非遗传人加入到课后服务队伍中来,为做好课后服务工作夯实了师资基础。三是全部覆盖。目前,我市课后服务对象覆盖全体中小学生,全市5万多人全部享受到了高质量的课后服务,实现了每周提供5天课后服务,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5+2”服务时长与“弹性离校”制度完美结合,彻底解决了家长上下班接送难题。四是全心服务。聚焦学生多元发展,我们的服务模式不断优化,学生在学校集中完成作业,教师“点对点”进行个别化辅导,帮助有需要的学生解决作业中的难点、疑点,让学生“做起来、问起来”,确保参加课后服务学生不带作业回家。各中小学以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特长、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体验为工作立足点,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体育和艺术教育场所等,让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动起来,玩起来”,各类社团活动充分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学校课后服务品质大幅提升。
主办单位:遵化市人民政府
网站技术咨询电话:0315-6611971
ICP备案:冀ICP备05029653号-1 网站标识码:130281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