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重点领域公开 > 义务教育 > 内容

祝贺!我市教育系统2人获全国表彰!

发布时间:2025-04-30 09:52     来源:遵化市人民政府
【字体: 】     打印


我市教育系统2人

获全国表彰!




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汇聚起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磅礴力量,脚踏实地、奋发进取、拼搏奉献,一步一个脚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

会上表彰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唐山教育系统2人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表彰!


图片


全国先进工作者


图片

戴琨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教师,教授、高级技师
曾晓静 唐山市第九中学高级教师

一起来看
↓↓↓

图片


戴琨


图片

921f7b9345090c0d9bcf5b5ae80098ba_.jpg

坚持以德立身树形象

戴琨老师作为全国模范教师河北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书记、学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持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立德树人,主动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注重课程思政的方法研究与应用,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主持《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思政”的载体与方法创新研究》等2项教育部课题,形成典型案例;坚持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对标践行“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要求,不断提升政治素养,被评为河北省师德标兵、唐山市教学名师、唐山市优秀教师、校级优秀党务工作者。作为党支部书记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

图片

坚持守正创新育人才

戴琨老师作为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带头人,始终坚持务实创新、精益求精,带领教学团队实践了专业服务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唐工范式”。从教27年来坚守一线教学,不仅传道授业解惑,更注重教书育人,累计培养5千余名学生,百余名毕业生成为首钢、中车等世界500强企业业务骨干和技术能手。学生网评连年“优秀”,全校排名始终名列前茅。学生认为她上课内容新颖充实,语言幽默,教学方法灵活,案例讲授通俗易懂,能够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引入课堂,将数字技术、智能技术有机融于教学全过程,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课堂活力。通过言传身教关爱每一名学生,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大家都喜欢上戴老师的课,2023年荣获第八届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奖”。坚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国家级铜奖2项、省级金奖3项;培养出一批优秀学子,3名学生获全国技术能手、国务院特贴专家称号,21名学生获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省突出贡献技师、河北省技术能手称号。

图片

坚持三教改革担使命

戴琨老师作为河北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她坚持深化“三教改革”,将职业教育与行业进步、产业转型、区域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探索实施教师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打造专业 “金课”;创新了“校企协同、虚实融合、角色转化”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产业学院→职场课堂→虚拟车间→企业车间”的人才培养体系,主持教学改革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河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担任国家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主持人、河北省职业教育精品在线课程负责人,发表教改论文20多篇,主编、参编出版高职高专教材8部,参与职业教育装备制造大类高职本科-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研制。

图片

坚持率先垂范带队伍

戴琨老师作为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带头人、首批“河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她主持建设河北省高校动车组智能制造与运维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唐山市工业机器人系统智能运维技术创新中心;以身作则,把多年来教育教学积累的经验和方法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年轻教师,带领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起到了传帮带作用;构建“双元结构教师小组”,实施教师分工模块化教学,形成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团队分工协作模式。参加河北省教学能力大赛获得二等奖;指导教师参加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4项,培育6名教师成为全国技术能手,8名教师获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北省技术能手等称号,团队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带领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获得优秀。

图片

坚持科研促教提实效

戴琨老师作为河北省科技特派员,充分发挥专业技术特长,全面参与企业技术革新、解决技术难题,拓展了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被评为优秀科技特派员。从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中获取教育教学灵感,在提升自身技术技能水平的同时,全方位的服务企业,被中车唐山公司等多家企业聘为技术专家;带领教师团队承担多项企业横向技术服务,近三年,每年到款额均在100万以上。近五年,相继主持、参与完成教育部、省市级教科研课题8项,获PCT国际发明专利授权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授权13项,发表论文15篇,主编、参编出版教材9部;参与制定2个“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参与职业教育装备制造大类高职本科-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研制,被评为唐山市市管优秀专家。作为全国职业院校唯一,受聘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智能运维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54d32de46fcd471a2b55bca97064f2c2_.jpg


图片


曾晓静


图片

3364220c8c68384e9f1f9edbae5c6543.jpg

曾晓静老师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投身于路南区教育一线,至今已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三十余载。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她始终坚守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高尚的师德修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独特的教学方法,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三尺讲台上的“双面绣娘”

在教学工作中,曾晓静老师刻苦钻研,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她始终保持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不断创新和探索语文教育模式和路径,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她的课堂如同精心织就的苏绣,一面是扎实的学科功底,一面是灵动的教法创新。在文言文教学中,她首创“摹状词解读课志教学法”,将艰涩的古代汉语转化为可触摸的文化密码;在阅读指导课上,她带领学生穿越千年时光,《品评古诗词方法的探究》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让传统文化在青春血脉中流淌。

图片

这位被南开大学徐江教授破格邀请参与教改实验的基层教师,用三十余年的持续突破打破了“经验主义”的窠臼。从《语文教学与研究》上的专业论文到河北省经典阅读活动一等奖,从唐山市教师技能大赛二等奖到全国“夏青杯”朗诵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她的教研成果如同春日的山泉,既有理论深度又具有实践温度。特别是在说明文教学领域开发的“三维解析法”已成为区域教研的经典范本。

爱如春雨的“心灵园丁”

教育是心与心的共鸣,不是分数与分数的较量”在曾晓静的教育哲学中,班主任工作是最精微的心灵艺术。她独创的“三同育人法”——同学习、同活动、同成长,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被关注的温暖。体育课上与学生并肩长跑,家访时与家长促膝长谈,甚至用书信与青春期的少年对话,这些看似平常的细节,构筑起独特的“陪伴式教育”场域。

图片

面对中考压力,她创新实施“静能生慧”陪伴计划。从英语课到历史课,这位语文教师坚持全程跟班,用专注的姿态为学生示范“心无旁骛”的学习状态。当学生出现情绪波动,她化身“心灵解码器”,通过独创的“微观察-巧介入-深引导”三步法,将心理疏导融入日常点滴。正是这种春风化雨的教育智慧,让她的班级连续15年保持95%以上的重点高中升学率,培养出张浩男、王雨灏等6位市区中考状元。

文化传承的“点灯人”

在曾晓静看来,语文教育本质上是文明的传承。她将“耕读文化”融入教学实践,创立“古韵今声”传统文化研习社。每周的“经典诵读会”上,师生共同吟咏《诗经》《楚辞》;每月的“文化行走”中,带领学生探访唐山工业遗址,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寻找文化根脉。她指导的学生李惟伊荣获“夏青杯”全国朗诵大赛亚军,正是这种文化浸润的生动注脚。

图片

曾晓静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的真谛。她以爱为底色,绘就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教育画卷,为学生们的未来铺就了坚实的道路,成为了学生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赢得了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广泛赞誉与尊重。



网站地图